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

来源: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9-01-30 点击:

【https://www.ahtongyi.com--励志故事】

  敦煌莫高窟作为唐风艺术最可靠的遗存,保存了大量的唐代艺术精品。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下是烟花美文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篇1

  难陀出家因缘故事,出自《普曜经》、《增一阿含经》、《佛本行经》、《杂宝藏经》等,该故事画在敦煌石窟仅有一幅,绘于北魏第254窟中。

  难陀出家因缘故事 该故事讲,释迦弟子难陀,因迷恋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孙陀利,不肯出家为僧。有一天,佛与弟子化缘到难陀家门,难陀出来作礼后,接食钵回屋盛饭,佛告知弟子不要接回食钵,难陀无奈,只好恋恋不舍的告别妻子,亲自把食钵送到佛的住所。佛劝难陀出家,难陀不肯,为了断其难舍爱妻之恋,佛决定亲自度化难陀,于是,便携难陀遍游天地人间。难陀来到天宫,见有美艳绝伦的500美女,各个胜过妻子孙陀利百倍,但奇怪的是这些美女都没有异性相伴,便问佛何故,佛此时许愿,如果难陀愿出家修行,功德圆满后,即可到天宫尽娶美女为妻,难陀听后大喜,表示愿出家修行,佛见难陀出家动机不纯,难成正果,又携难陀入地狱,难陀见有一口滚沸的大油锅空煮,不见有人受刑,又问这是为何,鬼卒们称此大油锅是专为“淫欲多情”的难陀准备的,难陀听后,大惊失色,痛悔前非,决定专心修佛,后成正果。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篇2

  沙弥守节自杀因缘故事,出自《贤愚经·沙弥守节自杀品》,绘于敦煌石窟第257窟、第254窟、第285窟,其中第257窟所绘沙弥守节自杀因缘,是敦煌石窟同一题材中最完美的。

  沙弥守节自杀因缘故事 该故事讲,古印度安陀国有一位笃信佛教的长者,送子到一位高僧门下受戒为小沙弥,高僧与弟子的衣食均有一位富有的名叫清信士的居士供养。有一天,小沙弥奉师傅之命前去清信士家化斋,恰逢清信士全家到友人家赴宴,只留下清信士的小女儿在家,少女见前来化斋的小沙弥年少英俊,顿生爱慕之情,情不自禁地牵衣拉手,向小沙弥做诸种媚态,要求婚配,小沙弥数度拒绝不成,最后引颈自杀,少女见状,悔恨不已,号啕大哭,待父亲清信士回到家后,少女向父亲哭诉实情。按照古印度当时的法令,僧人如果死在俗人家,俗人必须向国王交付一定的罚金来赎罪,清信士将此事呈报国王,国王对小沙弥不舍佛法,守戒志坚的精神而感动,下令焚香木,火化小沙弥的尸骸,并起塔供养。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篇3

  须摩提女因缘故事,出自《须摩提女经》,该故事画在敦煌石窟仅有一幅,绘于北魏第257窟西壁和北壁上。

  须摩提女因缘故事 该故事讲,古印度舍卫国富家女须摩提美貌娇艳,同父母一样,从小笃信佛教,长大后嫁于古印度满富城六道外师巨富长者满财的儿子为妻。新婚时,公公满财宴请六千外道,须摩提女因教派不同,拒不接待外道宾客,并斥责外道宾客赤身裸体,其状丑陋,猪狗不如,引起了外道宾客的不满,公公满财多方赔礼,才平息了外道宾客的兴师问罪,须摩提女因此得罪了公婆、丈夫,夫家十分不满,心气难平,须摩提女也闭门不出。后经满财好友指点,夫家方知须摩提女为佛家弟子,释迦为正道,其法力无比,因此,满财请儿媳求佛前来赴斋说法,须摩提女听后非常高兴,梳洗打扮,着盛装登高楼,焚香恳请佛说法,释迦为须摩提女的虔诚而欣慰。第二天,释迦先派厨师持炊具凌空而至,又同弟子们各显神通,变化出华树、青牛、孔雀、金翅鸟、琉璃山、虎、狮、马、六牙象等腾空而来,佛在众多弟子的簇拥下,从天冉冉而降,为外道讲经说法,盛大的场面和无比的神通,使六千外道惊叹,最后舍卫国国民和满财一家全都皈依佛门,修成正果。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篇4

  该故事出自《大般涅槃经·梵行品》、《报恩经》等,在敦煌石窟中仅有两幅,绘于第285窟和第296窟。北魏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因缘》故事画,在同一题材中不仅年代最早,而且画面构图也是最完美的,该组画共有八个场景,从激烈的战斗开始,到强盗战败被官兵俘虏、受刑、出家等结束,整个画面有动到静,充分地体现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教思想。

  五百强盗成佛因缘故事 该故事讲,古印度摩迦陀国有五百个强盗,经常结伙拦路抢劫,滥杀无辜,使该国与它国的道路中断,波斯匿王派兵征剿,强盗战败,国王擒贼审判,处以酷刑,剜眼、割鼻、削耳,放逐荒野,强盗们痛苦悲哀。佛听说后怜悯他们,给强盗们施法,吹雪山香药入强盗们的盲眼内,使五百强盗眼睛复明,身体康复,眼睛复明后的强盗们立见佛陀,求佛说法后,剃度出家,隐居在荒芜人烟,野兽出没的山林中,潜心修行,成无上正觉而登佛国。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篇5

  《未生怨》是出自《观无量寿佛经》中的故事,《观无量寿佛经》经变画,在敦煌石窟中现存有八十多幅,一般中间是《观无量寿佛经》,左右两边是“未生怨”和“十六观”,这种形式到了盛唐时期开始形成固定的模式。其中绘于盛唐时期的第172窟、第148窟,是这一题材中的精品。

  未生怨经变故事 该故事讲,在印度摩揭陀国,有一国王,名频婆裟罗,因年老无子,担心自己没有 王位继承人,于是,请来相师占卜,相师说,山中有一道人,死后会来投胎,转世为太子。国王求子心切,下令先断了山中道人的水源、食物,后又派人进山杀死道人,道人死后又转世成一只兔子,国王又命追杀兔子,并把兔子钉死在墙上。不久王后果然怀孕,生下太子,名阿阇世,阿阇世王子长大后,受奸臣挑拨,心生恶念,举兵政变,篡夺了王位,并将父亲囚禁起来,而且也断绝了父亲的食物,任何人不得探视,目的是想饿死父亲,母亲韦提希夫人要求探望国王,得到同意后,每天把身体洗干净,将蜂蜜和炒面混在一起涂在身上,为国王充饥,过了一段时间,阿阇世王子见父亲仍然健在,又得知是母亲所为,就把母亲幽禁在七重室里,然后杀死父亲。韦提希夫人非常伤心,向佛祖祈祷,自己和国王为何要受如此遭遇,佛祖告诉她,在阿阇世王子还没有转世前,他们已对阿阇世王子做下了冤孽,即没有出生就结下了冤仇,皆是前世因缘所造。韦提希夫人要想摆脱这种痛苦,只有一心静观,除去杂念,即“修三幅”和“十六观”,采用观日月、观莲花宝池、观华座等等修行方法,才能得到解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ahtongyi.com/lz/78243/


推荐访问:敦煌莫高窟壁画介绍
上一篇:敦煌飞天壁画图片大全
下一篇:高清敦煌壁画图片欣赏

Copyright @ 2013 - 2018 爱华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爱华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