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2000字

来源:大一 发布时间:2019-05-01 点击:

【https://www.ahtongyi.com--大一】

  马克思主义课程是大一的一门选修课,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烟花美文网小编带来的关于大一马克思主义20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马克思主义

  大一马克思主义2000字论文篇一:《试谈生态与马克思主义》

  【摘要】将生态问题、生态意识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框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和理论基础思考分析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和生态意识建立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对生态问题的解决的重要作用,探讨生态意识的建立和生态问题的改善,为当前生态问题的改善以及未来的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的支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问题;生态意识;生态行为

  一、生态问题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指出,物质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计划,使物质产生质变。将这一基本原理引用到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的产生,能够清晰看到生态问题的出现就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的吃、穿、住等都需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人类在发展进程中智力不断提升,数量不断增加,对物质的需要不断膨胀,而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也在逐渐加深,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当某一个部分或机体发生变化,生态环境内部就会出现问题,生态环境由于人的破坏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不断加剧超出生态环境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影响生态环境自身的修复与运转,生态环境内部失衡,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激化,生态问题出现,生态问题不断加剧造成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不断向自然界扩张,不断向自然界索取,在人类不停歇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改变逐渐增加,演变为质变,引起生态危机。土地荒漠化是人类不断开垦草地、砍伐森林导致土壤质变的结果,大气污染是人类不断向空气中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变的结果,水体污染也是同样的原因,都是人类活动不断破坏环境,导致环境自身发生巨变,引发生态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类破环生态环境,不断向自然扩张索取的质变反应,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产生不断提醒人类要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式,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解决生态问题,关键在于人,为人的发展找到正确的道路是重点。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的需求与自然环境的可承载量之间的矛盾。人是这一矛盾运动中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人。目前社会的发展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导致人的物质需求在不断膨胀,最终演化为生态危机,解决生态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不再停留于物质需求膨胀的阶段,人对自然的需求就不会如此没有节制。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的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量变到质变的反应,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疾患是质变的重点,想要改善日益加剧的生态问题,就要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则有利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如果放任不管,使之继续恶化,在生态环境遭到破环的同时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存。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的发展以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找到矛盾出现的根源,有利于生态问题的改善。矛盾的出现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找出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摒弃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一方面,促进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的需求是主要动力,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而自然环境可供应和可承载的物质是有限的,当人的需求不断膨胀,以至于自然环境无法满足之时,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激化,矛盾运动开始出现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状况,生态问题产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追求精神的发展,而不仅仅停留在物质需求阶段,才能控制人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才能使人不在无节制的向自然界索取,人对自然界的干预和扩张得到控制,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改善,生态危机才能缓解。

  二、生态意识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反映,观念的东西是被人脑改造且被反映出来的物质的东西。生态意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危机的出现提示人们建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人的不断发展,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人类不加节制的获取使得生态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不和谐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意识到人应该为自作出一些改变,生态意识慢慢开始萌芽。生态意识的出现是人对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恶化的生态问题的反思,也是对人自身发展不全面的反思。生态意识的出现为生态危机的解决开辟了道路,是人逐渐发展的表现。生态意识的建立对生态问题的改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观念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正确的意识观念对人的行为有积极地能动作用。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意识观念,其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态意识的建立与普及,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生态问题的改善起到积极的能动作用,也能够改善目前生态危机所带来的困境。生态意识的建立,有助于人们反思过去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发展方式,也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正确的发展模式。人与自然之间的不正确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环极其严重,当这种严重的破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自然环境就会将这种破坏作用于人类身上,人的生存将会面临严重的威胁。生态意识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态意识的出现是人类反思其发展历程的产物,也是人类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向全面发展的人迈进的重要体现。

  生态意识的建立需要公众的参与,也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生态意识的建立对生态危机的改善和人类的进步发展要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注重生态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加强自然知识的普及,要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就要清楚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清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位置及其角色定义,这就需要人们充分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自然科学的普及过程,教育将是重要的方式,教育对知识的普及与传承有十分有利的优势,在自然知识的普及过程中,我们要有效利用这种优势。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引导作用,一种意识的出现是人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现象的客观反映,社会对意识的出现起重要的引导作用,社会主要潮流走向反应的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走向,引导生态发展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模式,对生态意识的建立健全将是非常重要的推动,所以说,要实现生态意识的普遍建立,社会的引导作用不能忽视。第三,要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危机的出现和解决过程中,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这两者的实施主体都是人,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停留在物质需求阶段的人毫无节制的物质需求欲望膨胀所引起的,而生态危机的改善需要人实现从物质需求阶段向精神需求阶段的飞跃,达到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其物质需求旨在满足其生存和持续发展,而不会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从而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历程由人的发展程度决定,人的进步与否关系社会的发展方式,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将是生态危机解决的最终途径。

  三.生态行为与马克思主义

  生态为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需要人的实践活动。在认识了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我们除了要普及生态意识、深化生态意识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已有的知识和认识的指导下改善生态问题,这就需要生态行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类的活动属于两大类活动,即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生态意识的建立属于认识世界的活动,而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属于改造世界的活动,生态行为是公众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所做出的有益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活动,其目的在于从日常的生活行为出发改善人类目前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困境。

  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有助于生态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但是由于身体行为的特殊性和人自身发展的限制,生态行为目前的实践状况十分不理想。限制生态行为普遍实现的原因从生态行为本身来看主要有生态行为的效益共享特性、非物质性回馈特性和效应滞后特性这三方面的因素;而从人的方面分析,限制生态行为普遍实现人的因素主要是人自身的发展停留在物质需求膨胀阶段,无节制的物质财富积累欲望使得人忽视甚至回避生态行为的实践活动。人是生态危机最终解决的主体,也是主要的因素,从人的发展出发分析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是最为有效的最为便捷的途径,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是解决生态问题,缓解生态危机的有效行为方式,但是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也需要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将非常有益于生态危机的解决。

  充分认识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生态意识的建立所产生的能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升人的发展阶段的跨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克服生态行为本身的限制,促进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人才能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实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乔纳森・休斯.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张晓琼,侯晓滨,译.2011.

  大一马克思主义2000字论文篇二:《试谈生态马克思主义》

  摘要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是西方发达国家新左翼人士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生态危机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思潮。其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其人道主义的研究取向、“生态合理性”的分析框架与“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解释范式,为理解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理论视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危机;当代资本主义

  应对20世纪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人们从不同角度不断探求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本然状态。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借助马克思主义解决生态问题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潮,力图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寻找根本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类真正自由的途径。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生态马克思主义源自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

  早在19世纪,人类社会就已经显现出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的问题。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及时关注生态问题,并且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自然辩证法》等著作所包含的大量生态思想为基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

  ――“人类尺度”。不同于一般的生态主义,马克思主义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自然本体论(物本论),而是以自然为前提、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本体论(人本论),因而带有一定的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logieal)色彩。在现存世界中,毫无疑问,自然界具有“优先地位。但这个自然界不再是原生态的、“空寂”的自然,而是打上人类意志烙印的“人类学的自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地提出,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体。相对于自然,马克思更关注人,关注人类社会,关注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现存世界(“人的世界”)。通过实践,人类不断地自然化,自然也不断地人化,由“自然之物”(“自在之物”。in if-self)变成“为人类之物”(for others)。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赋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尺度――社会性与历史性。辩证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未来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

  ――自然问题的根源是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总是把自然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认为人对自然的一般性“支配”不是生态问题的缘由,生态问题是人们对待自然的“特殊”方式所引发的,又必然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关联。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结果。解决生态问题的出路在于,打破这一逻辑,代之以社会主义制度。社会性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

  ――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马克思主义乐观地预见到人与自然将再次走向和谐统一。原始社会的人与自然,存在着天然的统一。随着人类物质需求的恶性膨胀和生产技术的畸形发展,这种天人一体的关系遭到破坏。只有进入到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自觉地、自主地支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对自然的人道的占有”,从而成就人相对于自然的真正的自由,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为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解释范式。

  尽管马克思早就明确提出必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但他们的理论仍然受到时代的局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人类社会进入到新的时代。新马克思主义中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其批判理论较早地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把分析生态危机与批判资本主义联系起来。这一学派的前期代表人物M・霍克海姆和T・W・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1947)一书中,把人同自然的矛盾关系当作一个主要的理论课题进行研究,试图借助马克思的异化分析方法,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自然异化”现象。他们认为,人对人的统治是以人对自然的统治为基础的。因此,人的自由解放应当以自然的解放为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前提。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的泛滥和价值理性的衰微,人类通过科技进步和使用技术手段,掠夺和践踏自然界。造成征服自然的生态危机:不仅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处于异化状态。为了避免生态危机,人类未来的自由社会必须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关系。

  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H・马尔库塞更加广泛而深刻地论述生态危机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论解放》(1969)一书中,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压抑人也压抑自然,造成人的异化也造成自然的异化。人不再是“人”,自然也不再是“自然”。生态危机已经不是纯粹自然的、科学的问题,而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的本能结构危机的集中体现。在后来的“反革命与造反”(1977)这篇文章中,他又提出:“商业化的、受污染的、军事化的自然,不仅从生态的意义上,而且从生存的意义上,缩小了人的生活世界……使人不可能在自然中重新发现自己……也使人不可能承认自然是自生的主体。”自然已经不是实现人类本性的“天然空间”,而是人的本性被奴役的地狱。他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所产生的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单面(one-dimension)社会”造成的。追求单一目标(利润最大化)的单面社会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吸引人、诱惑人的消费品,并且通过广告把“虚假的需求”强加于人,让人们深陷“异化消费”状态――不依人自己的真实意愿,而是赶时髦、满足一时物欲进行冲动消费。在此,人“异化”为商品的奴隶而成为“单面人”。“单面人”的“异化消费”,反过来刺激无节制的投资和生产,疯狂攫取自然资源和损害生态环境。如此恶性循环,自然界便陷入万劫不复。对此,他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反对制度造成的自然污染,如同我们反对精神贫困化一样。”我们必须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推进环境保护,使它不再受到阻遏。

  这项工作被H・马尔库塞称之为“自然的解放”。他认为,“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手段”。“自然的解放力量及其在建设自由社会时的重要作用,将成为推动社会变化的一支新力量。”实现“自然的解放”,就是恢复自然界中的向上力量,恢复与生活相宜的自由美感。具体做法就是,用科学技术保护自然,重建生活环境,让自然界自由发展。而对于人类,要实现“自然的解放”,就要进行“自然的革命”,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对自然的人道的占有”,即按照人的真实的本质占有自

  然,“把自然界改造成为符合人的本质的环境世界”。运用“美的法则来塑造对象性的自然界”。更具体地说,就是从改变人、改变现存社会造就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心理类型和生理机制人手,进行人的本能结构革命和自然观革命,从而复活人的自我本质,克服异化,解放自然,最终解放全人类。人类对自然的这种“属人的占有”与“一切属人的感觉特性的彻底解放”,就是自由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所在。

  以H・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从“异化”的角度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也仅限于理论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和技术制度,未能提出具有操作意义的革命措施和实践步骤。因此,不少批评家认为,他们的批判理论是“缺乏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其特点在于批判性而非建构性。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运动蓬勃发展。一批新左翼人士开始将保护生态环境与批判资本主义、争取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他们提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把批判性生态思想发展成建构性生态理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法国学者安德烈・高兹(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一保尔・萨特的门徒1、美国学者威廉・莱易斯、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以及德国学者瑞尼尔・格伦德曼、英国学者戴维・佩珀等人。他们旗帜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透视绿色理论,不遗余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结合,并且发动了影响深远的左翼生态运动。

  安德烈・高兹长期研究生态运动与政治斗争的关系。在《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1951)、《生态学与自由》(1977)等著作中,他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提出资本主义存在着经济合理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包括生产效率、需求和消费的最大化与生态合理性――追求生态利益的最大化,包括劳动量和消费量更少而生活福利更好的矛盾,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前者取代后者。他认为。生态运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更广泛、更深刻的政治斗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一部分。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应该实行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方式,而不是专制的、资本主义的方式;应该停止经济增长,改变生活方式和限制消费,采用分散的和“更加清洁”的技术。他坚信,人类完全可以在民主的和非集权的技术基础上建立起个人自主的、同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威廉・莱易斯在其代表作《自然的统治》(1972)与《满足的极限》(1976)中,阐述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奠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在《自然的统治》一书中,他把人类控制或统治自然的根源追溯到古代基督教关于“在神之下,人是万物的主宰”。在叙说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人本)传统及其演变的基础上,他深刻地指出,人类加强对自然的控制,不是转移或削弱对自身的统治,恰恰是加剧对自身的统治。人类依靠科技手段实现对自然的控制,反过来遭到自然的反抗和报复,遭遇异化的命运。这就是生态危机的爆发。就当前社会而言,资本主义不断强化对自然的统治,也就“不断地吞噬着它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在《满足的极限》一书中,他着重阐述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危机的表现,以及摆脱危机的途径。在他看来,自然不是任人摆布的客观物,并不屈从社会的意志。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然而,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原则,造成过度生产和“消费异化”,导致生产力与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基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生态危机,有必要秉持新的发展观,实行新的稳态经济,即经济的零增长,使经济生活从追求量的增加变成追求质的提高。为此,资本主义国家有必要增加干预力度,压缩生产能力,削减人们的物质需求,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从根本上调整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

  本・阿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1978)这部著作中,正式宣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他认为,应该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见解出发,努力揭示生产、消费、人的需求与商品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同时要超越马克思关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在资本主义国家,今天的危机趋势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亦即由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因此,要建立新的生态危机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传统理论没有充分分析资本主义的消费领域,所认识的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及其经济危机又远离当代资本主义更富有弹性的现实。生态马克思主义从一个侧面发展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引发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异化消费”。带来的是人们疯狂地获取商品、满足物欲。异化消费源于异化劳动,反过来又刺激异化劳动。要消灭异化消费,就必须消灭异化劳动;要消灭异化劳动,就必须改组资本主义生产结构,即消灭雇佣劳动制度。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以“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来克服异化消费及其生态危机,即破除工业繁荣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丰裕商品的幻想,意识到丰裕的物质享受会造成“异化消费”,进而造成生态危机。对此,另一种价值观便浮现出来:以“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来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人类自己也要重新回到生产领域去寻求人生的满足和快乐,改变消费等同幸福的旧价值观。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生态马克思主义形成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1991)一书的作者――德国的瑞尼尔,格伦德曼和英国的戴维・佩珀。他们号召人们努力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人类意识自然的理性社会,是人类调控自身命运的自主社会,同时也是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否定发达国家把生态危机转嫁给不发达国家即反对生态殖民主义的进步社会。作为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制度,生态社会主义“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节制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而这是资本主义做不到也不愿意做到的。”

  综合上述观点,生态马克思主义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首先,在人与自然的“先在性”问题上,生态马克思主义超越技术中心主义与自然(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以人类中心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当然不是资本主义技术中心主义意义上的)和人道主义。它反对生物道德论和自然神秘论。以及各种反人道主义的体制。”这是一种“把人放在物之上”的现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一种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是一种“更宽泛的历史唯物主义”(R・格伦德曼)。一方面,它承认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的生物性存在。同样,作为生物性存在的人类自身,的确依赖自然界而生存,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本质。另一方面,它承认自然界只有与人类共存并相互转化才有意义。自然界没 有独立于人的存在价值。自然界只有通过人的开掘和发现,才能获得现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又是社会的一部分,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具有社会历史性。在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自然总是同人相关。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劳动及一切实践,对自然进行所谓纯粹的“解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自然界不断地社会化(人化),而人类社会也不断地自然化。人类不断地从“统治”(maa-tery)自然转向“支配”(domination,按照理性方式管理和治理)自然,构成人与自然日益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正如豪沃德・帕森斯(H.Parsons)所言:“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改变自然的同时也改变自己――是它自己自然的本质。”

  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问题上。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根本上说,生态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扭曲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生态问题不是自然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不是人性问题,而是社会制度问题。“人类并非天然地就是自然界的污染物,人类的天性并非生而傲慢、贪婪、争斗、野蛮和凶残。如果人类沾上这些‘罪恶’,也并非遗传或‘原罪’所致,而是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竭力将“成本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为了扩大利润,资本主义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技术优势、文化优势、军事优势进行全球扩张,最大限度地占有人类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尤其是掠夺第三世界的资源,实行生态帝国主义。可以说,资本主义扩张到哪里,生态危机就蔓延到哪里,进而演变成全球性危机。正如维克托・沃尔斯(W.Wolse)所言:“当前全球严重的生态问题,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节制的生产和无节制的消费造成的。”

  再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上,生态马克思主义提出以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根除生态危机产生的土壤。为了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劳动异化和加剧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必须把人对自然的支配关系同共产主义目标结合起来。而共产主义是人类有能力全面实现自我满足的社会。人类自由的真正实现和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就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两个基本方面。人们自觉意识和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才能够创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绿色社会,即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最后,在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途径上。生态马克思主义提出“生态重建”的口号。意图对资本主义社会体系进行生态现代化的变革。它要求约束追求利润的经济理性、强化尊重契约的社会理性,健全创造性劳动而非异化劳动的生态理性。在上述总原则之下,按照社会生态标准(而非经济标准),彻底改造传统的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统一。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有赖于阶级斗争和集体行动这样两种社会变革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具有革命激情、生态意识又善于实践的知识分子,革命的主体力量仍然是工人阶级。至于具体的革命道路,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以“非暴力”作为斗争策略。正如D・佩珀所言:“在资本家仍然控制国家的情况下,试图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几乎是不可能的。”“首要的是接管国家,将其改造成以某种方式为全体服务的机构。……用‘教育’和‘示范生活’的方式提高群众的觉悟。”例如,建立自治性的生态示范区,为人们展现崭新的绿色生活,逐步变革资本主义社会。

  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评价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它盛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不衰。是因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马克思主义解决人与自然问题的发展路向。它的人道主义的研究取向、“生态合理性”的分析框架与“经济一社会一生态”相统一的解释范式,为人们理解和预测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域。它所倡导的生态社会主义运动,为人们改造现存社会、重建生活家园提供了行动指南。它激烈地批判资产阶级的唯生产力论,批评生态帝国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主张实行“稳态经济”。力求消除“异化消费”,提倡“绿色工作道德”、“非暴力”政策和“更少地劳动、更好地生活”的新生活方式等。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它必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现实的新社会生活运动――生态环境保护运动中,它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示范”作用。它所具有的重要实践意义表明,生态马克思主义结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纯哲学的研究方式,已经切实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来。

  但是,生态马克思主义也暴露出历史局限性。首先,生态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贯穿其全部理论。它不时背离“人类尺度”、人类中心主义(人道主义),带有生态中心主义(自然主义)的倾向。其次,生态马克思主义把生态因素夸大为人们政治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用“生态危机论”取代“经济危机论”。它看到资本主义的消费异化(消费危机)和生态危机,忽视其更为根本的劳动异化(生产危机)和经济危机,因而只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放弃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结果是用人与自然的矛盾取代资本主义的人与人的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和阶层矛盾。正如本・阿格尔所看到的,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是出于社会历史的变化。因为,当代“社会变革的动力就植根于人的需求与商品的相互作用之中。而这个过程是由有限的生态系统所限定的”。最后,生态马克思主义构想的生态社会主义,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乌托邦性质,缺乏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正是这种软化的理论,导致生态马克思主义把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寄托于“思想的启蒙”、“思想的革命”(“微观革命”)、“教育”、“示范”等“非暴力”手段。显然,单纯依靠“生态意识”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问题,更不能把资本主义社会“改造”成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大一马克思主义2000字论文篇三:《试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站在新世纪历史发展的起点上,以主席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准确把握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并继承和发扬马列主义,提出了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①。强调以人为本,坚持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念[1]。

  一、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通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来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显然对于自然的保护至关重要,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是强调物质的丰富,同样也应该寻求合理的自然保护,只有真正形成与自然之间的有序以及平衡,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所提出的,寻求合理的生态发展与物质发展之间的平衡性,切实有效的保证现有的经济发展能够真正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下成长,让其获得有序的发展效能,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水污染

  我们的生存生活使很多方面、很多问题造成的污染物进入水中,造成了水污染。近年来,我国的水的问题事故很多。可以说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办法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也就没有办法试下你经济的有序发展,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需要的是积极寻找合理的水资源保护策略,从而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的有序性。为我国整体的农业、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很多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没有经过解决就进入很多的水域,有检查管理的1200多条河流中,900多条受到污染,很大程度上的城市水流也受到污染,我们水问题事故这些几年每年都在1700以上。

  (二)大气污染

  上个世纪80-90年代,经济很快进步,而且很多的是我们生存生活方式的进步,但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方面却大大高于人们的想象。据2014年一次关于环境的调查,全国所监测的65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只有35个(占5.2%),二级的385个(占56.8%),三级的165个(占26.5%),劣三级的30个(占5%)。我国很多大小的城市的达标比例为70%,县级为88%。这些无疑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让人们自身的生存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城镇化进程。

  (三)水土流失严重

  对于我国现有的许多地区发展而言,由于对于属兔保护不足,从而造成大量的土壤伴随着水流冲刷而不断流失。无论是黄土高原还是云贵高原都出现了大量的荒漠化,其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同时,由于荒漠化从而进一步带来了沙尘暴等等次生灾害。显然,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人们生存以及健康受到威胁。据统计我国流失的土壤总量每年达50亿吨,每年长江流域土壤流失总量达24亿吨,每年上游地区土壤流失总量为15.6亿吨,而每年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区进入黄河的泥沙高达16亿吨。如此庞大的数字,都预示着我国现有的水土流失情况之严重,需要国家能够切实有效的给予合理的发展模式以及策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管理,更好的实现水土保护。

  (四)矿产资源短缺

  2014年,我国的地质矿产部所对主要矿产品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基本需求的只有23种。不过伴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产能过剩情况,造成大量的区域其在实际的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浪费,其不仅仅是造成大量的电能、水能的浪费,也造成许多的矿产资源得不到保障。到了2020年,就仅有6种能维持国内基本需求的矿产资源[3]。比如,以前在稀土资源上,应份额我国占据全球97%。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开始减少,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如果稀土出口不能得到限制,我国稀土资源最多只能满足国内需求20年。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与方式

  (一)建立经济发展新模式,着重发展循环经济

  要做好现代化发展,就必须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资源。所以说,要改变传统的工业文明,改变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不要以破坏环境和耗费资源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树立经济发展与自然物质循环协调的新模式②。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改变人们的发展方式,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可以说就是生态经济,本徐是一种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③。对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而言,需要的是基于合理的资源利用,寻找到有序的资源应用策略以及模式,更好的实现不同资源以及生产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4]。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因此,这就进一步要求能够在后续的发展以及成长中,因地制宜,寻求不同的发展效能,更好的结合区域发展以及其资源优势,开展合理的可持续性的成长策略④。

  (二)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

  在现有的经济模式发展下,需要的是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区的特点,寻找到符合地区发展的资源利用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煤炭发电策略,而是逐步利用包括电能、风能以及海洋能等等多元化的能源开发策略[5]。不同地区,需要的是按照自用为主、富余上网、因地制宜[6],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好的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找到有序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避免资源的浪费⑤。

  (三)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长期以来,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的作用一直最为突出⑥。扎起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本身需要的是集约化的投资模式以及策略,需要的是基于合理的投资方案的构建,更好的实现我国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型升级,更好的实现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避免资源的浪费,提升生产效率。逐步由“二、三、一”产业结构向更加优越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转变⑦。由此,保证经济平稳过渡以及发展的同时,让我国整体产业发展实现快速增长[7]。

  四、结语

  回顾我国近几十年来社会发展观的变化,可以清楚地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理论的一脉相承,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又在中国当代的大背景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为我国整体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道路与发展方向。

  注释:

  ① 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

  ② 黄炎平、刘建立.走向生态伦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2(2)

  ③ 廖才茂.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理论依据[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6)

  ④ 周蓉.浅谈“雾霾”成因及治理[J].商,2013(1)

  ⑤ 沈小娟.谈城市垃圾处理的长远发展[J].现代商业,2013(3)

  ⑥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⑦ 李国柱.中国经济增长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ahtongyi.com/dy/116004/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论文1500字
上一篇:大一心理健康课论文
下一篇:buffalo路由器设置方法

Copyright @ 2013 - 2018 爱华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爱华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